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在纪委书记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她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使在病重期间,仍然饱含激情地忘我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公仆情怀。她是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榜样,是基层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是广大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王瑛的病情确诊时,已经到了“肺癌晚期”。医生断言,她的生命最多还有半年。她在接受三个月疗程的治疗后提前出院,临走时医生叮嘱她回家好好休息,干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她点点头,回到了纪委书记的岗位。她视党的事业重如山,把纪检监察工作看作人生的全部和生命的依托。当死神降临时,她毫不畏惧,奋勇向前,丝毫没有犹豫地选择了她所钟爱的事业。她在生命最后的两年零四个月里,除去十多次的化疗时间,都奋战在工作第一线,有194天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和案件查处现场。她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热爱纪委工作,要在这个岗位上坚持到最后。王瑛无愧于党的事业,真正做到了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
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秉公执纪的职业操守。王瑛坦言:“作为一个纪委书记,不办案就是失职;作为一名纪检干部,不办案就不配在岗”。她还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得罪了很多人,但我从没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号!”在办案过程中,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威胁,她毫不退缩,深信邪不压正;面对干扰和刁难,她拍案而起,愈挫愈勇;面对腐败分子,她有一副铮铮铁骨,傲然挺立。王瑛无愧于“纪委书记”这个岗位,无愧于“党的忠诚卫士”这个称谓,真正做到了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
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王瑛去世后,一个曾被她断送了大好前程的干部为她守了整整一夜灵。他从内心感谢王瑛对他的教育和挽救,王瑛告诉他:“真的勇士,是跌倒后爬起来继续前行的人!”是王瑛给了他重新做人、悔过自新的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在你心里的分量有多重,你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王瑛对人民群众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她始终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她所倡导的为民服务零距离、干群关系零隔阂、监督检查零空当、再塑形象零起点、案件查处零搁置的“五个零”工作法,净化了南江的发展环境,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政府和群众搭起了一座连心桥。王瑛生前还担任过南江县的工会主席,她帮助终年靠背运货物为生的“背二哥”们办公寓、建餐厅,支持这个“弱热群体”自强致富。王瑛在南江工作了11年,先后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她将自己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得到的2万元奖金,全部用于资助1名农村女孩读大学,自己却贷款供儿子上学。王瑛的心里无时不装着困难群众,不愧是群众的贴心人,她以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爱护。
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在南江县,王瑛是一个职务较高的领导干部,帮亲属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应当说不少。但是,她对自己亲弟弟的工作调动要求和她丈夫弟媳想找个工作的事情始终没有兑现,她曾给丈夫的弟媳说:“不是嫂子无能耐,也不是嫂子不帮忙,只因我是一名纪委书记”。她清楚,要圆满这种亲情便要动用手中的权力,她不想让人民赋予的权力染上灰尘。在亲情面前,她首先想到的是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重托,她觉得她的亲属的困难,比起许多更苦的群众,他们还没有到那种揭不开锅的地步。如果用权力谋私,她面对群众心里不安。她生病住院期间,一家企业负责人来探望时硬要留下5000元钱,以感谢她在企业遇到困难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最终还是被王瑛婉言拒绝了。在王瑛身上,始终激荡着一股浩然正气,她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真正做到了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
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热爱生活的良好情趣。她向往美好的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但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关注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期盼着家人更好地生活。她为母亲拆洗了四季的被褥,一一写了字条放好;为丈夫整理了四季的衣服,按季节把颜色一套套搭配得当。她既是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更是丈夫的好妻子、母亲的好女儿。
(作者单位:麟游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