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有一个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在部署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时,在明显靠前的第二部分明确提出,尤其要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这在结构和基调上与以往年度的中纪委报告显然不同。以前年度的中纪委报告,在安排部署本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时,基本是按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不正之风、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执法监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次序和框架展开的。今年的报告,从上述项目中筛选疏理出了6项重点工作,作为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求抓紧解决,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这种改变,不单是同一类工作报告在篇章结构上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把回应社会关切摆到特别突出的位置。这对于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回应社会关切,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迫切愿望。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大惩处腐败分子和整治消极腐败问题力度、通过实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整治奢靡之风、集中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推进党务公开、引入网络反腐等反腐败措施呼声很高,充满期待。同时也说明,这些方面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的环节。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工作,是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紧紧依靠广大群众支持和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充分体现。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反腐败组织领导意图与人民群众意愿的合拍共振、同力同向,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和支持反腐败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回应社会关切,有利于统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统筹兼顾,把当前工作与长远部署结合起来,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都知道,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这就决定必须抓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堵塞漏洞,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但这是一个逐步实现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抓紧解决当前多发易发、影响恶劣、危害深远的腐败问题,让全党全国人民真真切切地看到我们反腐败的实际效果。这对于增强全党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支持和拥护都是极其重要的。
回应社会关切,为地方和基层创造性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腐败现象在不同地方、不同部门表现形式不同,易发多发的部位和环节也有不同。这就需要反腐败在不同地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回应社会关切,根据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反映和强烈呼声确定反腐败工作重点,将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各地在回应社会关切中尊从人民群众愿望、汲取人民群众智慧,将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创造出许多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经总结提高推广后,将极大地提高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作者单位:麟游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