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共麟游县纪委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天地 >> 廉政时评 >> 正文


麟游:如何正确对待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

[ 来源: 麟游县纪委监委 | 作者: 潘兵|  时间:2021-09-08 | 浏览:次 ]

“张主任,你们股室负责的项目,进度怎么那么慢?”。“纪委最近老是盯着工程项目,刚还在隔壁办公室检查项目资料,这种情况下,谁还敢狠抓项目建设?”这是某局副局长与股室负责人在办公室的对话。

现实工作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在少数,一些干部在面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检查时怕出错,当起了平庸官、做起了缩头龟。如何正确对待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是忧心忡忡、怕问责,还是遇事不惊、泰然处;是紧张焦虑、失激情,还是镇定自若、敢担当;是缩手缩脚、失干劲,还是斗志不减、勇作为。党员干部对待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表现,直接检验着自身的政治规矩、担当精神和从政初心。

正确对待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首先要正确认识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就是挑刺找茬。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从本质上讲,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检查,是监督权力运行是否公平正义、是否存在违纪违法问题,是对工作的监督更是对干部的关爱、保护。干部的违纪违法大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倘若不能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予以制止,最终就可能从小错误酿成大祸端。纪检监察机关对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偏,是“治未病”“治微病”的一种手段,这恰恰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厚爱。

其次要摒弃“不干不出错”是谬论。随着监督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强,对讲规矩守纪律越来越严格,任何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都会受到惩处。也就导致个别干部产生了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少干甚至不干才不出错的想法,当起了缩头官,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在把实绩作为评价和任用干部重要条件的今天,为官不为者只能靠边站、往外走,加之治理庸懒散工作逐步深入,不作为就是懒,无业绩就是庸,都在治理之列。组织是心明眼亮的,哪些抱着“不干就不出错”心态、甘愿平庸的干部,同样也会被追责问责。

最后要涵养闻过则喜的气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探究一个个官员落马轨迹,无不是从小缺点酿成大悲剧的过程,如果当时有人及时“咬耳扯袖”“拉一把”,可能也就不会失守阵地,突破底线,酿成悲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就是为了在党员干部有苗头性问题时“红脸出汗”“拉一把”,这关键时刻的“一剂预防针”,往往会起到“治微病”、“防大病”的作用,帮助党员干部改正苗头性问题。因此,党员干部要涵养闻过则喜的胸怀和气度,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校准了思想之标,调整了行为之舵,绷紧了作风之弦,不断改过自新,开拓进取。

相信在严管与厚爱结合、力度与温度并重的关怀下,党员干部会逐渐摒弃“不干不出错”的谬论,涵养闻过则喜的气度,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以监督检查为鞭策,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在矛盾险阻前攻坚克难,在破除藩篱中创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