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总有一批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经过实践锻炼和考验的优秀干部。也时常有个别违纪违法,不干干净净做事,不清清白白做人的“劣质干部”伸出头来,损害干部队伍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还有一些暮气沉沉、能力平平,心懒、嘴懒、手懒、身懒,不想作为、不会作为的干部,他们在部门和单位表现既不“出色”、也不“出格”,“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是“庸、懒、散、软”的代言人。这类处于优秀和劣质之间“地带”的干部,领导谓之“头疼难治”干部,群众谓之“中间状态”干部。
毋庸讳言,时下,一些部门和单位只重视抓“两头”干部管理,对表现优秀的干部强化激励、重点使用,对少数贪污腐化的干部严肃惩处,以儆效尤,但对“中间状态”干部,过于宽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想方设法加强教育引导和监督约束,给“庸、懒、散、软”现象留下了滋生蔓延的空隙,给事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优秀干部是干事创业之基、跨越发展之台。如果“中间状态”干部管不好,就会助长一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谋人不谋事”甚至投机钻营的心理,带来一些消极现象,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挫伤那些敢抓敢管、埋头干事干部的积极性。管住管好“中间干部”,能够有效防止其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引导其转变进化为优秀干部,给事业带来更大的希望,给发展添加持续的动能。
当前,一场治庸问责风暴正向我们席卷涤荡而来。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决向“庸、懒、散、软”现象亮剑,严格问责真正形成重实干看业绩、庸者下能者上的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