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共麟游县纪委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故事 >> 正文


宋太祖:“勤政节俭”

[ 来源: 国家预防腐败局网 | 作者: |  时间:2010-08-18 | 浏览:次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宋太祖姓赵,名匡胤,河北涿州人,是宋朝开国皇帝。公元960年至976年在位。他即位后,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地方割据的局面,恢复了中国的完整版图,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在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后,悟出马上打天下而不能治天下的道理,实施了一系列勤政节俭的廉政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宋朝开国之初,白废待举,人心望治。宋太祖吸取了五代以来的治国经验和亡国的教训,以为治国只有奖廉肃贪,才可澄清吏治,利国利民。因此,他主张对贪赃枉法的官吏,必须严惩不贷。他将对赃官的处理分为弃市、杖死、流配、除籍为民等四种,对牟取暴利的赃官坚决斩首示众,以示警戒。


  对于官员,宋太祖注意官员任免,认为地方官吏的好坏,有关天下危亡,为此,他曾三令五申颁布整顿为官条例,其主要内容有:整顿科举考试风气,其中包括中举士人不得称各举官为恩门、师门以及自称门生,以防止树朋立党;考场不得营私舞弊,主考官员不可以私取士,确立“剃头式”之制,即凡居官者推荐人才均需具折以闻,报请礼部,另行复试。


  同时宋太祖以身作则,倡导廉政之风。他说:“沉湎于酒,何以为人?”如果皇帝沉湎于女色,那么臣民必然进行效仿,政治就无法清明。他出身寒微,即位以后,仍俭朴如前。根据历史记载,他的女儿永庆公主喜好打扮,常穿艳服,赵匡胤见后就说:“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饰,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帝王将相,贵在并非不能奢侈,而在有奢侈之力仍守节持俭,宋太祖便是如此,他正人正己,体恤百姓,致使勤俭之风遍及朝野,结果宋初出现了比较清明富足的景象。


  宋太祖以自己的言行砥砺部下和后代,倡导“勤政节俭”的廉政思想,为宋朝初年的政治清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同时对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